声明

本文是学习GB-T 32158-2015 煤系针状焦.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,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,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

1 范围

本标准规定了煤系针状焦的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和质量证明书。

本标准适用于以煤沥青为原料,经原料预处理、延迟焦化装置生产的,并通过高温煅烧后制成的针

状焦,可用做高功率、超高功率石墨电极、特炭等的原料。
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

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
GB/T 1429 炭素材料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

GB/T 1997 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

GB/T 2001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

GB/T3074.4 石墨电极测定方法 石墨电极热膨胀系数(CTE) 测定方法

GB/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

GB/T 19227 煤中氮的测定方法

GB/T 21354 粉末产品 振实密度测定通用方法

GB/T 24203 炭素材料真密度、真气孔率测定方法 煮沸法

GB/T 24521 焦炭电阻率测定方法

GB/T 24526 炭素材料全硫含量测定方法

YB/T 5189 炭素材料挥发分的测定

3 技术要求

3.1 煤系针状焦技术指标见表1。

1 煤系针状焦技术指标

项 目

指标

优级

一级

二级

真密度/(g/cm³) ≥

2.13

2.13

2.12

硫/%(质量分数) ≤

0.40

0.40

0.50

氮/%(质量分数) ≤

0.50

0.60

0.70

挥发分/%(质量分数) ≤

0.30

0.40

0.40

灰分/%(质量分数) ≤

0.20

0.30

0.30

水分/%(质量分数) ≤

0.15

GB/T 32158—2015

1(续)

项 目

指标

优级

一级

二级

热膨胀系数(室温至600℃)

(CTE)/(10-6/℃)

1.0

1.3

1.5

电阻率(p)/μΩ ·m ≤

600

600

600

振实密度(1mm~2 mm)/(g/cm³) ≥

0.90

0.88

0.85

3.2 用户对技术指标有特殊需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。

3.3 煤系针状焦粒度按用户要求协商确定。

4 试验方法

4.1 真密度的测定按GB/T 24203 或附录 A 规定进行,附录A 规定方法为仲裁法。

4.2 硫含量的测定按GB/T 24526 的规定进行。

4.3 氮含量的测定按 GB/T 19227 的规定进行。

4.4 挥发分的测定按 YB/T 5189 的规定进行。

4.5 灰分的测定按GB/T 1429 的规定进行。

4.6 水分的测定按GB/T 2001中的相关规定进行。

4.7 电阻率的测定按 GB/T 24521 的规定进行。

4.8 热膨胀系数(CTE) 试样的制备按附录 B 的规定进行,测定方法按GB/T 3074.4
的规定进行。

4.9 振实密度试样按 GB/T 1997 中要求,逐级破碎,混合缩分至1
kg,再用二分法缩分至500 g,将 500g 试样全部破碎成1 mm~2
mm(圆孔筛)的试样以供实验,测定方法按GB/T 21354 的规定进行。

5 检验规则

5.1 煤系针状焦的质量检验和验收由供方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进行。

5.2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按 GB/T 1997 规定进行。

5.3 以1000 t为一个批次,不足1000 t 的按一个批次检验。

5.4
当产品出现不合格项时,对不合格项应重新取双倍试样进行检验,检验合格,本批产品判为合格,
如仍不合格,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。

5.5 数值的修约按GB/T 8170 规定进行。

6 包装、运输、贮存和质量证明书

6.1
煤系针状焦应用包装袋包装,包装袋的基布应有足够的抗拉强度,能防水,防老化。

6.2 每袋包装重量:净重量1000 kg±10kg。
包装袋上还应标明:产品名称、产品标准号、批号、等级、

净重、供方名称、地址和商标。

6.3 运输时应防潮湿及防雨淋。

6.4 应在干燥、通风、阴凉的固定仓库内贮存,并具有防火功能等。

6.5
每批出厂产品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,内容应包括:产品名称、产品标准编号、批号、等级、净重、供方
名称和地址、生产日期和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检测结果。

GB/T 32158—2015

A

(规范性附录)

煤系针状焦 真密度的测定 煤油置换法

警告:本方法中所用试剂煤油有燃爆危险、刺激性气味,试验操作建议在通风橱中进行。关于煤油

的物理性质、使用、储存、灭火等请查阅"煤油安全技术说明书"。

A.1 范围

本附录适用于针状焦真密度的测定。

A.2 术语和定义

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附录。

A.2.1

真密度 true density

煤系针状焦单位体积(不含孔隙和颗粒空隙)的质量。

A.3 原理

试样经煤油浸润在真空中排气后,用密度瓶法测其在40℃的密度。

A.4 样品制备(准备)

取有代表性针状焦试样,按GB/T1997 的规定缩减到大约50 g,50g
试样在圆盘形容器中被研磨 直到通过孔径0.074 mm(200
目标准筛),并且在烘箱150℃~200 ℃干燥至恒重,然后在干燥器中

冷却。

A.5 仪器

A.5.1 恒温水浴:可控制在40℃±0.2℃。

A.5.2 密度瓶:50 mL
毛细管密度瓶,用不同的标识标明一个瓶子,记录下每一个装满40℃的标准煤

油质量C ( 见 A.7.6),每更换一批不同的煤油时也重新标定质量C。

注:如新密度瓶的塞子密封不够完全,通常推荐使用碳化硅玻璃磨砂混合物来提高密度瓶的密封性。

A.5.3 真空干燥器:带防护装置。

A.5.4 真空度:能维持0.09 MPa 以上的压力。

A.5.5 通 用 滤 纸 : 规 格 不 限 。

A.5.6 天平:感量0.0001 g。

A.6 试剂

A.6.1
煤油: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,无肉眼可见杂质;如有杂质,可过滤后使用。

GB/T 32158—2015

A.6.2 煤油保留 一 份20 L
数值已知并且被标定过的煤油试样以用作煤油标定。按 A.7 操作标定煤油

密度,通过装满煤油的密度瓶的总质量导出煤油密度。保留的试样如果超过1年,应重新标定。

A.7 测量密度瓶体积

A.7.1
用铬酸洗液清洗瓶子和塞子。洗净烘干后,称量瓶子和塞子,称准至0.0001
g,记 录 为 A。

A.7.2
用新鲜的煮沸蒸馏水充满瓶子,放回瓶塞,将瓶子直至颈部向上浸在40℃的恒温水浴中。利用
铅的质量阻止倾翻,当瓶子热起来并且水膨胀的时候,过剩的水将从毛细管部分溢出,当溢出停止时
(10 min~15
min),温度达到平衡,检查毛细管,以便确定它是否充满水,如果水未充满,密度瓶继续保

持在水浴中,用一个小的注射器添加蒸馏水。

A.7.3
从水浴中移开瓶子,移开铅的质量,放置瓶子在能吸收的纸上,允许它在室温下冷却直到液体从
毛细管部分冷却下来,小心地擦干瓶子的外部,特别注意瓶子和塞子的连接处,当完全干燥时,称量,称

准至0 .0001 g 并记下质量B。

注:为了更迅速地冷却和干燥,可以用丙酮冲洗瓶颈以下的部位,小心操作,避免毛细管中染上丙酮。

A.7.4 按 式(A. 1) 计算密度瓶的体积V 。:

style="width:1.46666in;height:0.68684in" /> …………… …… (A.1)

式 中 :

V 。— 密度瓶的容积,单位为毫升(mL);

B ——密度瓶和蒸馏水的质量,单位为克(g);

A — 密度瓶的质量,单位为克(g);

p —40℃ 水的密度为0 .99224,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(g/cm³)。

A.7.5 过滤煤油,放置在空气完全排除的真空容器下。

A.7.6 除了瓶中用标定过的煤油外,通过重复A.7. 1 到 A.7.3
步骤,测定充满40℃煤油的密度瓶的质
量,当煤油在40℃水浴中变暖的时候,可以使用滤纸收集从毛细管中溢出的溢出物以免污染水浴,该操
作可能导致煤油从毛细管中吸出。当温度达到平衡时,毛细管应充满。如未充满,可用一个小的注射器
在水浴中添加煤油使毛细管充满。然后将密度瓶移出水浴,冷却、干燥后,称量,称准至0.0001
g, 记 为

质 量 C。

A.7.7 按 式(A.2) 计算煤油的密度:

style="width:1.50678in;height:0.6732in" /> … … … … … … … …(A.2)

式 中 :

D。— 煤油在40℃时的密度,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(g/cm³);

C — 密度瓶和煤油的质量,单位为克(g)。

A.7.8 取误差在0 . 0005 g/cm³
之内的至少4个结果求算术平均值,作为煤油在40℃时的密度。

A.8 步 骤

A.8. 1 称 量 约 1 0 g 干燥针状焦样(针状焦样制备按 A.4), 称准至0 . 0001
g, 记录质量 W、。

A.8.2
用标定过的煤油装入密度瓶至一半处,并放入真空干燥器中。抽真空,抽至不再有气泡冒出(约

0.5h) 。 仔细观察,发现密度瓶有溢出时,立即关闭抽真空。

A.8.3
将密度瓶从真空干燥器中移出,添加标定过的煤油至密度瓶完全充满。静置几分钟,然后盖上

瓶塞。确保无空气残留。将密度瓶放在40℃恒温水浴至温度稳定。按 A.7.6
要求用滤纸吸收溢出物。

GB/T 32158—2015

A.8.4 将密度瓶移出恒温水浴,擦干、称量,称准至0.0001 g 。记作重量W.。

A.9 计算和报告

A.9. 1 按 式(A.3) 计算真密度D:

style="width:2.28668in;height:0.6534in" /> …… …………… (A.3)

式中:

W、——试样质量,单位为克(g);

W.— 密度瓶+试样+煤油的质量,单位为克(g);

D.— 试样的真密度,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(g/cm³)。

A.9.2 取误差在0.01 g/cm³
内的相近重复结果,求其算术平均值作为针状焦的真密度。

A. 10 精密度

A.10.1 重复性≤0.005 g/cm³(95% 置信度)。

A. 10.2 再现性≤0.01 g/cm³(95% 置信度)。

A. 11 试验报告

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:

a) 委托单位;

b) 试样名称及编号;

c) 试样结果的平均值;

d) 试验单位;

e) 试验人员;

f) 试验日期。

GB/T 32158—2015

B

(规范性附录)

煤系针状焦热膨胀系数试样的制备方法

B.1 试样制备

B.1.1

选取有代表性的粒度在30 mm 以下的煅烧后针状焦,按GB/T 1997 规定缩分至4
kg 左右。

将其全部破碎成1 mm 以下的焦粒,再用四分法从中取1 kg
的试样,在球磨机里进行细磨,其最后

粒度组成控制在:小于0.075 mm 为:40%±2%,0. 15 mm~0.5 mm 为25%±5%,0 .075
mm~

0.15 mm不控制。

B.1.2

将磨好的试料与粒度为1 mm 以下的电极沥青(电极沥青质量指标:软化点80℃~90
℃、甲苯不

容物15%~25%、灰分不大于0.3%、喹啉不溶物不大于3%的干燥中温沥青)混合均匀,然后将此料于
预先加热好的混捏锅中进行混捏。混捏锅的容积约为1 L, 被混捏的混合样为1. 1
kg, 混捏温度为 120℃~140℃,混捏时间约为1 h,
粘结剂(电极沥青)的量根据吸附性的大小而定, 一般约为

27%~28%。

B.1.3 压型

将混捏好的糊料立即在挤压机中挤压成直径为30 mm、 长度为80 mm
的小圆棒形生制品试样。

a) 模子温度:糊缸温度约95℃,咀子温度约110℃;

b) 预压条件:压力为60 kg/cm², 时间为2 min;

c)
压出条件:调整糊料的温度或挤压压力,保持压出速度一致,每分钟挤压一根。

B.1.4

将生制品试样装入壁厚为20 mm 的石墨坩埚里,用小于2 mm
的砂子为填充料,在高温电阻炉中

焙烧成焙烧试样。操作如下:

石墨坩埚底上放一层约为25 mm
厚的填充料,试样在填充料上面,试样之间及试样与坩埚壁之间
留下相等的间隙(约15 mm), 并用填充料填充好。如果试样多的话,应再加上约15
mm 厚的填充料,
以覆盖一层试样,然后与装第一层试样相似的方法在填充料上放第二层试样,再覆盖好填充料(装好时,

要记录试样在坩埚中的位置)。

试样在高温电阻炉中焙烧,焙烧温度按表 B.1 规定控制。

B.1 焙烧温度

温度范围/℃

升温速度/(℃/h)

时间/h

室温~200

30

6

200~500

10

30

500~700

25

8

GB/T 32158—2015

B.1 ( 续 )

温度范围/℃

升温速度/(℃/h)

时间/h

700~1100

50

8

1100

保温

4

注:温度是指试样温度。

B.1.5 石墨化

焙烧试样在高温炉里,于氩气保护气体中进行石墨化,其升温控制条件按表
B.2。

B.2 升温控制条件

温度范围/℃

时间

室温~1300

15 min

1300~1500

5 min

1500~2000

10 min

2.000~2500

15 min

2500~2800

15 min

2800

4 h

注:对生制品、焙烧品及石墨化后的试样,都要进行假比重的测定(生制品假比重不小于1.60)。再取假比重差值

不超过0.02的石墨化后的两根试样,作为测定CTE试样。

B.2 热膨胀系数(CTE) 的测定

CTE 的测定按GB/T 3074.4 的规定进行。

延伸阅读

更多内容 可以 GB-T 32158-2015 煤系针状焦. 进一步学习

联系我们

GB-T 42930-2023 互联网金融 个人身份识别技术要求.pdf